最近和一位朋友聊天,他说,不知道是不是最近压力太大的原因,总觉得精神有点不对劲。
特别容易忘事,经常突然性的陷入迷茫:我刚才在想什么?要做什么?
经常感到烦躁,不耐烦,对手头的事情提不起兴趣,特别容易分心。想自己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多学点东西,看视频听音频都输3倍速,一边做事,一边耳机听着某某大牛的课程。
其实这是许多人常有的现象,我自己也有过这样的体验。
这就是现代人的焦虑。
其实我们内心是这样想的:张某上个月有买了一台新车,李某上星期又在北京买了一套房,王某最近一个月轻轻松松赚了30万…………可是我2020的第一份工资还没拿到……哎!
我要更加努力也买一辆新车,也买一套房,我也要一个月赚30万,我该怎么办?我去创业做个什么赚钱的项目呢?
如果以此为初衷的话,我想做什么项目都不可能实现你的期待,不是期待太高,而是心太闹。
在中国古代达官贵人出行,通过8抬大轿,6台大轿来彰显身份和地位,现代人通过开奔驰宝马来展现内心的虚荣。
几千年来,我们人类的追求如此相似,如出一辙,我们现代人就没有成长吗?
想起庄子《逍遥游》中的“无所待”,莫名觉得我们大多数人都活得很可怜。
庄子的逍遥游里面说,北海有个鱼叫鲲鹏,一飞就变成鸟儿飞得很高,遮天蔽日,地上的人拿箭也射不到它,有人就对庄子说:你看这鸟多自由自在啊!
庄子说:不,鸟儿离不开翅膀;
古代的神仙列子,禅定的时候能够飞六天六夜,别人说这个词叫列子御风而行,有人就对庄子说:列子活得多自由自在啊!
庄子说:不,因为他离不开风;
别人就问庄子:你觉得什么人活得自由自在呢?
庄子说:所有人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对外部的期待上,叫有所待,这种人永远不会自由自在;真正的自由自在应该是无所待,无所待就是不要帮自己的幸福和快乐建立在对外部事物的认可上。
再想想我们大多数人,为了买车,买房,升官,发财,我们真的有幸福快乐的度过一天吗?
当你觉得自己能够当局长的时候就很快乐,如果不能当局长就没发货没脸见人;当了局长上面还有厅长,当了厅长到了北京看一看你又难过了。
当你认为赚钱才是幸福,赚了几千万,在小地方还可以,到了北京算什么?赚了几个亿,见了马云你都觉得没啥意思。赚到马云这么多钱了,见到比尔盖茨觉得又该努力奋斗了。
这一辈子在虚荣攀比中间是永远没有什么快乐的。
自己过得快不快乐,全是自己内心感受到的对这个国家,对这个社会,对自己人生的意义在何处?
找到了意义,我不在北上广深我也快乐,我做一个普通人我也快乐。
其实就是知道自己的使命,知道自己的责任,知道自己这辈子死的时候,应该做什么交代,知道人生的意义、担当和情怀。
不管多高的地位,多平凡的人,一步一步把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承担起来,不管在别人眼里辉煌也好平凡也好,这些东西都不在意,因为我知道我该怎么活。这就是一个真正的觉悟者。
中国的历史文化早就告诉了我们如何告别焦虑,如何靠自己的内在去活着。做到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。
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。是我们追求的一种境界。需要我们每个人去修炼。
现代人焦虑的根源就是以物喜,以己悲,我们把自己的幸福快乐都寄托在外面的存款,车,房。却很少花时间关注自己的内心。
今年新冠肺炎隔离期间,我觉得就是一个大好的机会,我就是一个普通人,不用奔赴武汉救援,关在家里,潜心修行。
我们都知道新冠肺炎早晚会过去,我们可否想过新冠肺炎过后,我们该怎么过?该怎么活?
一个人离开世界的时候,存款,车,房,都是带不走的,能带走的是我们的灵魂、经历。让我们的灵魂比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更加有神性,让我们对自己这辈子的经历感到骄傲。这才是我们要追求的。
放弃我们的外部期待,不要活在别人的眼光里;做到无所待,焦虑就会像长了腿,逃离我们而去。
真正的自由自在应该是无所待!
中华文化博大精深,能做到“做到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”是个境界。
有很多时候,不是外部期待在影响我们,而是自我的期待没有达到。
大多数人可能从盲从者到逐利者都已经很不容易了,更难能逐到利继而悟道了。
说得很对度,很多人都在盲从和逐利之间徘徊。